信任未来,守护“少年的你”——福彩慈善基金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8 11:12
为公益而生,为公益而行。 1987年至2024年,湖北福利彩票累计销售福利彩票1306.75亿元,累计筹集福利彩票资金394.46亿元,为我省乃至国家的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帮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湖北民政“民政为民、民政关爱民”的情怀和湖北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扶贫”的发行宗旨,本报自10月28日起推出“公益彩票·温暖荆楚”系列报道,展示湖北省福彩部分优秀项目情况。福利的福利。系列报告第五期已于今天发布。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一直是福利的主要用途之一重新彩票基金。在湖北省赤壁市,福彩慈善基金的投入就像一双坚实的臂膀,有力支持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在中央福利彩票公益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配套资金的帮助下,赤壁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成了总建筑面积约6400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为数千名儿童提供了关爱和保护。摆满书籍的图书阅览室,成为孩子们吸收知识和营养的宝库;功能齐全的多功能活动室、舞蹈室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才华、释放能量的舞台;专业心理咨询室为面临心理困扰的未成年人提供指导和支持。多元功能、专业服务注入强劲动力转变为赤壁市未成年人保护。从不到一个月的新生儿的精心照顾,到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这座不受城市保护的城市始终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筑牢制度根基,把困境儿童精准保护为“对未成年人最有利”,是赤壁市无保工作的主要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协调,又难以精准。赤壁市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为全市未成年人成长提供安全、健康、温暖的蓝天。精准定位是基础。无保中心通过定期家属走访,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类”制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动态地。一年来,我们走访了1200多户家庭,解决了300多名困难孩子从生活需要到学习困难等各种实际问题。保护不仅是物质上的保护,更是精神上的喂养。无保中心联合法院、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在学校、社区、家庭开展法制教育、红色基因教育、心理健康课堂、科普活动、家长艺术创作等40余项主题活动。其中,“扣子人生第一颗扣子”征文比赛等品牌活动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覆盖人数超过2万人。专业是服务的保证。目前,中心拥有持证社工,并联动心理咨询师、救助律师等专业力量,建立了50余人的“爸爸妈妈”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为服务深入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创新探索,特色项目助力成长之路。赤壁未保中心围绕未成年人多元化需求,打造了一系列专项关爱服务项目,以精准服务为儿童成长增添色彩。 “烛光行动”项目为困难儿童集体庆祝20多个生日; “心理评估”项目聘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对310名孤儿、被排斥儿童进行了心理筛查,对12名心理健康风险较高的儿童进行了及时的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和帮助照顾; “暑期护航”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暑期关爱服务。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假期; “家长课堂亲子嘉年华”项目组织专业力量走进学校、走进乡村、走进家庭,开展10余场亲子课堂、亲子互动等活动,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和亲子关系,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理解,促进困难儿童健康成长。有效的应对机制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筑起一道“防火墙”。开通24小时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功能,组织专人值班,确保未成年人及其家人的求助电话得到第一时间答复。接到求助请求后,我们迅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走访、调查核实,并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救援和防护工作。方式。 2024年以来,通过热线电话受理各类求助案件20余起,均得到妥善处理,有效保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保障网络更加稳定。作为青少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无保中心为7家优质社会机构免费提供办公场地、设施等硬件支持以及政策指导、日常咨询等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在心理干预、社会调查、社会关怀、教育矫正等领域投入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中。继续为不受保护的工作绘制新的蓝图。作为全省无保护县级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试点,赤壁民政局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正在谋划未来的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务实的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激励员工参加各项专业学习和评审,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同时,加强与先进县市的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智力支持。深化部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更紧密、更好的合作机制,构建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合力,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不同需求。关注个人和多样化群体需要米诺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照护服务项目,如特殊儿童康复培训、困难家庭帮扶计划等,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