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善意不可低估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18 11:12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尚双 “我收到安徽省二胎补贴的时候,卫计委打电话说,二胎补贴全部取消了。最近,一则安徽省二胎补贴已经收回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对此,安徽省卫生厅回应:“因为老政策中的二胎补贴金额是2000元,新政策提出二胎额度为3600元。今年7月,国家正式发布《儿童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国家基本补贴标准为每名儿童每年3600元,要求省级调整统一政策,县级以下政府不得制定儿童保育政策或标准。这一制度的设计旨在打破地方补贴的“碎片化”,凸显政策的公平性和覆盖面。但政策包容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地方政策如何与国家政策衔接,考验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如果跑“宽线”,直接暂停旧政策,甚至撤回已发放的政策补贴,很容易给民众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让民众产生“政策瞬息万变”的迷茫和失望,大大降低规则惠民的意愿。针对托儿补贴政策调整,四川省雅安市澄清,“此前领取过当地托儿补贴的家庭,不影响其继续享受国家补贴权利”,并以“不限量”的承诺打消了家庭的顾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坚持原则的“高高于低”。第一、第二个孩子执行国家托儿补贴标准(3600元/年),第三个孩子执行市托儿补贴标准(10000元/年)。实现与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融合,确保公民补贴只增不减。只有把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放在政策转型逻辑的起点,才能实现政策的顺利进行。面对生育保障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政策制定者不仅要考虑制度的统一性,更要考虑实施的人性化。当前,各地亟需拿出明确、详细的过渡方案,明确地方补贴发放“不收回”的原则,合理设定政策过渡缓冲期,同时开展宣传以及国家补贴申请服务,实现政策“无缝衔接”。每一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施过程中,要更多考虑实际使用性和群众感受,探索更加灵活、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以“主动沟通”代替“被动解释”,消除公众误解,凝聚社会共识,制定惠及百姓的政策,真正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