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13 11:39
中新网深圳11月11日电 标题:全运会掀开“面纱”,共同走向未来。中新社记者得知,他就是少卿。港珠澳大桥铁龙飞越大洋七年后,一场体育赛事就像一座隐形桥梁,重新连接粤港澳三地。这座以第十五届全运会命名的“全运桥”,以独特的方式见证和推动三地共同创造历史、共同走向未来。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中新社记者富田摄。连接桥梁的历史与现在,跨越历史的云层。体育一直是连接粤港澳的重要纽带,这次全运会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秦平岭南,广东大地首先被打开。自古以来,粤港澳山水相连、民心相通、历史共通。从千年前横渡珠江的龙舟竞渡,到明清武术流派林立,再到享誉岭南的“省港杯”足球赛……古往今来,体育始终扎根于三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香港回归后首次参加的全国性体育比赛是199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国运动会,澳门也参加了回归以来的历届全国性运动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为香港队在上海夺得全运首枚金牌的黄皇宝高举火炬,与内地和澳门火炬手一起乘风破浪,留下了全运会的美好回忆跨越28年。这些全运会在三地共同举办,创下了全运会历史上的多项“第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路自行车个人赛的赛道就像一条流动的纽带,连接着澳门大桥、港珠澳大桥、横琴大桥等地标建筑。比赛并肩飞翔的不仅仅是231.8公里的物理距离,更是湾区发展的浓缩画卷。 11月8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在广东珠海开赛。这是全运会中唯一一场覆盖粤港澳的比赛,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界举办比赛。图为比赛从起点开始。中新网记者 赵文宇 摄 连接人心的融合之桥当文化共鸣和情感认同在赛场内外流动时,“国桥赛”展现了两地作为民心之桥的深厚联系。当你知道你从哪里来时,你就知道你要去哪里。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粤剧清唱曼妙,翼春神桥刚柔相济,岭南文化元素勾起粤港澳共同记忆。三区共同升国旗、唱国歌,三区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三区火炬手伴随主火炬传递。粤港澳儿女的身份在这一刻得以具体化。事实上,这座融合的桥梁从全运会筹备之初就已经搭建起来。三个区域互通有无同频度、共同决策、同步实施。全运会开赛时,粤港澳选手组队参赛,粤港澳民众“在家门口”观看比赛,“随时随地”跨境观赛盛行。场内场外的交流互动,是三地文化融合的延续,也是对“十五五”规划期待的积累,共同塑造新的愿景。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东道主粤港澳代表团同时入场。中新社记者富田摄,追求梦想的桥梁。从心灵的共鸣到发展的共鸣,“全运桥”最终马特利指出,三个地区并肩前进的共同未来。这无疑是一座承载梦想的希望之桥。港珠澳大桥通车七年来,这座横跨零陵海的“世纪工程”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重要载体。与港珠澳大桥一起,粤港澳还搭建了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有形桥梁,以及药品互联互通、政务服务互通等隐形桥梁。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区、试验区”,香港、澳门具有背靠祖国、连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如今“全运桥”飞扬,外界对粤港澳的未来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澳大湾区.国运多项创新举措,解决了不同法制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问题。如果未来三地能够共同举办更多的活动和活动,那就太棒了。香港体育总会暨奥委会副主席霍启刚曾建议,有了这次非凡成功的经验,粤港澳未来可以长期举办跨境赛事,打造“体育湾区”。第十五届全运会为粤港澳留下的“全运遗产”将具有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 “全运桥”是中国为世界架起的希望之桥,以粤港澳为起点,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