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娱乐消费报告发布:国内演出观众总数同比增长39.5%,体育赛事、音乐庆典最受第三、四、五位听众青睐。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国庆黄金周,有人用演唱会锁定长假,有人则通过刷剧、看电影开启“宅模式”。休闲市场呈现出新的消费趋势。 10月8日,虎鲸娱乐发布的《2025年国庆假日娱乐消费报告》显示,线下演出日趋“下沉”和“小众”,三四五城市演出场次总数上涨34.1%,小众节目如秀、对话、livehouse等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线上,大屏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3%,其中动画观看时长增长76%,我为国庆节的乐趣准备了一个“新环节”。线下市场:影片主旋律领跑,线下观影人数同比增长近40%。今年国庆节持续火热。大麦娱乐数据显示,前六天总票房达到15.39亿元。 《志愿军:血色和平》、《731》、《杀死小说家2》、《流浪汉》、《聋子》暂时跻身票房前五,其中每部影片每季票房过亿元。总体来说,国庆档电影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家庭喜剧等多种类型,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观影体验。历史战争题材电影《志愿军:血腥和平》以精良制作继续领跑国庆档期;电影《刺杀小说家2》的奇幻动作对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剩下的特殊场景对观众有冲击力;犯罪剧《震耳欲聋》《毕正明的证明》以特写叙事表达赢得观众; 《三国志1》、《猪猪侠:老猪逆袭》等动画电影也为家庭观看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不同地区的观众对于电影类型也有不同的偏好。报告指出,三、四级城市的观众更喜欢《731》,而一、二线城市则更喜欢《三国之星空·第一部》、《BI正明之证》、《震耳欲聋》。东北地区的观众更喜欢喜剧《唐伯虎的人生》,而华南地区的观众则关注香港电影《风林火》。票价方面,今日全国季前六天平均票价为36.8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0.4元,进一步降低了入场门槛。电影视图。演出市场也日益火爆,“一票难求”的情况时有发生。报告显示,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超过3100个,演出近1.5万场,同比增长约4.4%。总收视人数达到194万人次,同比增长39.5%。体育赛事、音乐庆典、音乐会成为增长最快的三个类别,年观看人数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其中,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嘉宾人数近9万人次,第11届太湖湾音乐节嘉宾人数约14万人次。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小众呈现。报告显示,以话剧、脱口秀为代表的剧场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超过16%。值得注意的是,演出市场呈现下滑趋势。报告指出,三线城市和阿里巴巴的演出活动大幅增长,演出总数同比增长34.1%,总票房同比增长86.6%。其中,宝鸡、马鞍山、泸州、日照、郴州等地演出数量大幅增加。受“苏超”等活动影响,体育赛事和音乐庆典最受当地观众青睐。大麦演艺工作人员表示,以前大型演出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演出机构开始拓展市场,让更多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演出。在线娱乐:节日期间大屏观看成为主流,观看时长环比增长23%。节假日期间网络娱乐消费大幅增长大屏化、沉浸式消费已成为趋势。报告显示,国庆期间优酷观看时长的增长来自大屏幕,较节前一周增长23%。动画、电影、综艺、纪录片四大类增幅最大,其中动画节目以76%的增幅位居第一。优酷工作人员坚称,以新中式风格为代表的国漫内容正在重新调整客厅文化。随着80后、90后为人父母,优质国漫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新休闲纽带。人文纪录片、体育赛事等不同内容,让这种文化变得更加“有内涵”。报告显示,纪录片版块观看时长环比增长超过40%,《圆桌谈话第8季》、《求真》、《大师传·宋王朝》观看量增加体育赛事成为假期新热点。10月4日苏格兰超级联赛淘汰赛首场比赛南京对联港的比赛吸引了近5万人在线观看。观看ATP上海网球大师赛也在国庆开赛,累计观看人次超过50万。此外,《燃烧的时代》、《绝望的法官》等电视剧、各类节目 《幸福的微风》、《百厨》等,还有《诸神之墓》、《不为人知的梦》等动画也深受观众喜爱。优酷工作人员表示,国庆节,除了传统的追剧、各类节目外,更多观众倾向于有深度、有思想的文化类节目,也孜孜不倦地涌现体育赛事等热点领域。这种纱丽——这种需求促进了在线内容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 30-39岁群体逐渐成为“家庭娱乐”的主力军。数据显示该群体在假期观看时的月度增长最为重要。较节前一周增长38.2%,成年人和成年人表现出更强的线下文化消费意愿。优酷工作人员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度假需求。 “30岁至39岁的职场人士,由于日常工作强度较高,可能更倾向于利用假期来‘充电’,通过线上娱乐实现良好的休闲和放松。同时,年龄较大、空闲时间较多的老年人更愿意通过线下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虎鲸娱乐提供图片)